《尚书》之《周书》之《文侯之命》记述了周平王对晋文侯辅佐感激嘉奖的一番话。
周朝中期,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荒于政事而被犬戎所杀。晋文侯辅佐原太子宜臼为王,即周平王。周平王登基后,感激并嘉奖晋文侯。
周平王先表明自己是在晋文侯等的扶助下才能登上王位,自己会努力做好的本份。他对晋文侯说,彰显文王、武的光芒,能够注重施行德政,光辉照耀上天,名声远播民间,于是上天将使命赋予文王。当时的大臣们能够辅助他们的君王,对大大小小的谋略都能遵循,你们的祖先也在其中。我这可怜的人,受到上天的大惩罚。“殄资泽于下民,侵戎我国家纯”亦即不曾惠泽百姓,反而遭到众多国家的侵犯。“即我御事,罔或耆寿俊在厥服,予则罔克”亦即到了我开始治理国家了,如果没有长辈在朝,我就不能做好。你们这祖辈父辈,要体恤我呵。“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。”亦即在你们辅佐下我如果做出成绩,就能够永远安定地坐在这个位置上。这里可以看出,周平王内心深明自己的处境,没有诸侯大臣的支持,他将寸步难行,同时也对诸侯大臣作出表态,要努力工作。
周平王表扬晋文侯继承文武之道,并给予物质奖励。他说,你能够继承你们祖先的功绩,一直在使用文、武制定的法则,用会合诸侯的方式使你们的君王得以继承王位,追孝于你们的祖先。你很老练,在我艰难中捍卫了我。象你这样,我是要嘉奖你的。你现在要回去视察你们百姓,安定你的领地。我现在就奖励你好酒一卣,红色弓一张,红色箭一百支,黑色的弓一张,黑色的箭一百支,还有四匹马。这里可以看出,古代的君王奖励大臣虽重视物质,但并不奢侈,点到为止。
周平王以高无上的身体对晋文侯提出要求。他说,你回去吧。“柔远能迩,惠康小民,无荒宁”亦即要安抚远方的邻邦,亲近近方的邻邦,要使百姓生活富裕,不要荒废政事。“简恤尔都,用成尔显德”亦即要专心治理好你的国家,使的德行得成光大。
该篇讲话反映出周平王登基后深知治国艰难和虚心治政的心态,同时也概括了其基本的治国理论。“柔远能迩”、“惠康小民”这两点,是对周王朝传统的治国思想继承,是周公旦以来周王朝一贯坚持的治国原则。治国要善于处理好邻国的关系,特别是善于区别对待远与近的邻国,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。更为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安定、富裕的生活,民惠则民安,民康则国安。
评论